2)十、张俊种树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右相,学名叫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外加同平章事。

  到了赵构时期,与金人达成了约定,只保留了尚书右丞相一职,由秦桧担任,形成了事实上的“独相”。而尚书左丞相一职,自从赵鼎被罢免之后,便一直闲职至今。

  中国古代以左为尊,李申之的父亲李纲,曾担任尚书左仆射,当时的地位尤在今日的秦桧之上。

  所谓同平章事,源于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央权力中枢,分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其中门下省负责起草政令,中书省负责审核签发政令,尚书省率领六部负责执行。

  同平章事,指的是可以介入主导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运行。

  将尚书右仆射和同平章事的职责集于一身之人,其内涵是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的权力集合在一个人身上,违背了三省制分权的初衷,在提高了行政效率的同时,也为权相的诞生铺设了土壤。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宰相团的六人里面,王伦出使金国被扣,现在还在金营回不来,只是一个摆设。宰相团事实上只有五个人,除去秦桧还有四人。

  王次翁和范同两个人,紧紧跟随秦桧的脚步,心甘情愿当汉奸的走狗。

  何铸是秦桧的老部下,从大理寺卿的位置上刚刚被提拔起来不到一个月,顶替了韩世忠的位置。这个人有点良知,有点骨气。只要不是太过于违背道德之事,他唯秦桧马首是瞻。韩世忠和岳飞在之前都以枢密使和枢密副使的身份位列宰执,却都先后去职。

  以上三人都是秦桧的跟班,想让他们违逆秦桧,无异于策反他们叛变。

  还剩下一个张俊,暂时跟秦桧好得穿一条裤子。

  总的来说,敌众我寡,甚至是敌有我无。形势非常地差。

  一系列繁琐的礼仪之后,李申之懵懵懂懂地跟着礼仪官的口令,机械地做着动作,类似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之后,李申之终于进了大殿,与一班宰执侍立殿中。

  官家赵构今天的心情不错,发自内心的喜悦挂在脸上,眉宇之间的英气又多了一分。

  身旁的宦官发布了“噤声令”后,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赵构说道:“大宗正率众出使金国,一力促成和议之事,彰显我大宋国威。今日先议一议,该如何赏赐呢?”

  一开口就先给出使定了调子:出使很成功,朕很满意,想好好赏赐一番,你们拿个具体章程出来。

  话音刚落,枢密使张俊开口说道:“陛下,此番议和非同小可,一举索回应天府故地。臣以为,当重赏。大宗正赵士褭更是为国奔走多年,赤胆忠心,可封国公。”

  李申之暗暗给张俊点了个赞。

  张俊这家伙,除了能力差一些,人怂了一些,贪财了一些,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单凭“拿钱办事”这一点来说,在污浊不堪、做人没下限的南宋朝堂之上,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赵构点了点头,脸上笑容愈甚。但他却没有表态,等着别人发言。张俊的建议可谓诚意满满,一下子把赏赐拉到了顶峰。就算有人反对,把赏赐降一降,依然会很丰厚。

  朝堂之事,有人赞同就有人反驳。尤其是这些宰执官里面,反驳往往是为了反驳而反驳,对人不对事。只要政见不同,你说屎是臭的,我都要反驳几句。

  果不其然,王次翁率先发难,说道:“陛下,臣以为张相公所言不妥。这和议之事前前后后历经十数年,一波又一波的使者往返于宋金之间,功劳岂能归于一人?臣以为,按旧例赏赐一番便是。”

  奸臣与杠精的却别就在于,奸臣反驳的时候,能把话说得冠冕堂皇,让人觉得很有道理,一不留神还会给奸臣点个赞。

  李申之闻言,冷笑一声,心道:这个王次翁怕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没吃透秦桧的意思呐。

  若是秦桧只有这么点打算,也太对不起他千古第一大奸臣的名号了。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