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一章 真相,并不浪漫_典籍华夏直播古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站在船头的孙权,似乎比刚才与诸葛亮对话的时候,大了些年纪,眉宇间更见威严沉凝,赫然是一方雄主的风范。

  他命令手下小心地操纵船只,频频接近曹操的营寨,却并不十分靠近。

  如此举动,很容易让人想到斥候这个角色。

  事实上,孙权也正是因为几次挑战都被曹操回避,索性主动过来刺探一下军情。

  但是很快,孙权的座船,被对方发现。

  顷刻间,箭如雨下!

  夺夺夺夺夺夺!

  锋锐的箭簇无情地射在船舷上,发出密集的声响,入木三分。

  只是一轮恐怖箭雨的袭击,便让孙权所在的那艘小船,承受了无数箭矢。

  因为箭矢的重量累积,竟让那艘并不大的小船隐隐有些失去平衡,眼瞅着就要向一边倾倒。

  危急时刻,孙权急忙命令手下将小船掉了个头!

  夺夺夺夺夺夺!

  飞箭依然破空而来,很快就又将另一边的船舷射满。

  但这样一来,两边反而重新取得了平衡,孙权也不敢多待,开着这艘已经如同刺猬一样的小船,匆匆而去。

  “呃!”

  目睹了整个过程,诸葛亮终于明白,为什么张凡要给他看这个。

  草船借箭?

  这……不就是刚才那一幕,被演绎得神乎其神的草船借箭么?

  还真的有啊?

  毕竟是当代的人物,诸葛亮略一思忖,隐约就判断出刚才的画面,应该是发生在赤壁之战后数年,曹操和孙权之间爆发的连续战争。

  而直播间里也有人开始科普。

  濡须之战!

  这是魏国和吴国之间的濡须之战!

  这场战争先后打过四场,各有胜败。

  其中发生在公元213年的这一场,其中居然还藏了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

  大家很容易就联想到,或许罗贯中正是读到了这一段的历史记载,将其进行无限拔高的艺术加工,最终变成了脍炙人口的“草船借箭”。

  真相,竟然是这!

  弹幕之中,一片唏嘘感慨。

  因为刚才大家看得真切明白,孙权的这次“借箭”,绝非本意。

  虽然事实上他是拖着一条被射成刺猬的小船逃了回去,但那小船上的箭矢数量,满打满算也就能有个一两千支,已经是高估了的。

  再多的话,只怕那艘小船早就沉了!

  所以罗贯中笔下的,在船上扎起草人,每艘船收集数千支利箭,从技术上根本就无法实现。

  就、就这?

  诸葛亮的表情,也是有些古怪。

  他虽然知道濡须之战,却并不知道这场战役里竟然还有这样一段。

  真实的“草船借箭”,并不浪漫华丽,更没有故意让兵士大喊“谢曹丞相的箭”这样高调的装逼。

  相反,孙权当时的处境其实有些冒险,倘若一支冷箭将其射杀……或许整个东吴都因此而分崩离析。

  极目远眺,那艘被射成了刺猬的小船,已经只剩下一个须发皆张的影子。

  而在赤壁大火的烧灼下,画面轻轻扭曲,在不知不觉间,又是换了人间。

  哦?

  苦肉计么?

  莫非也能找到原型?

  诸葛亮眉头一挑,显得饶有兴味。

  他当然知道,六十三岁的黄老将军并没有挨过那样的毒打。

  所以,真有挨打的人么?

  可是这一次,画面重新清晰的时候,却赫然出现了一座城池,城池的建造风格,与诸葛亮理解的形态迥异。

  后世?

  诸葛亮心中微动,连忙仔细观望。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