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9 船桨和桨架_大宋有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了!”

  洪涛每次来金明池都能看见水虎翼的龙舟,十多米长一米多宽,十二位桨手每人单桨左右错落,船尾还有一位鼓手。他们不光要划船,还得按照鼓手的指令控制船只的方向,因为没有船舵。

  这艘龙舟的改进余地还很大,主体就别动了,那样时间来不及,但加上一些附件肯定能大幅度提高速度。

  比如说换成后世赛艇的单长桨,再增加一只船尾舵,由鼓手用脚操作。这样的话就增加了推力,还不用分心去控制船只行进方向,想来赢的机会会加大不少。

  但由于没见过水虎捷的那只龙舟是啥摸样的,洪涛也不敢百分百确定自己的办法能奏效,只能是把赌注押上,也算给王冠一个交代吧。

  “就依晋卿所言!”王冠稍微想了想就做出了决定。其实这个事儿对他来说没啥损失,改变说不定还有机会,不改变就啥机会都没有,肯定输!

  说干就干,有了王冠的命令,几十名禁军士兵马上把另一艘龙舟抬上了船坞架子,造船厂里的工匠则开始按照洪涛的要求准备材料。

  首先就是船桨,赛艇的船桨是由碳纤维和玻璃钢材料制造的,每根长米到米,长度可调,重量只有一公斤左右。

  洪涛可选择的材料只有木头,造船厂里有现成的樟木,最细的也有大腿粗细。重是重了点,但强度应该足够。估计这时候的水手也没那么娇气,太轻的船桨他们恐怕还用不惯呢。

  把整根樟木截成7宋尺长,然后用大锯从中破成两片,剩下的就得由匠人们手工削磨了。要把这半根木料削成一根整体的船桨,握柄得是椭圆,桨叶和握柄并不垂直,须有个十度左右的偏角。

  这样才能在双臂向前伸直时让桨叶顺利插入水中,并在双臂回收的过程中逐渐出水,划水效率最高。

  是效率最高不是功率最高,如果桨叶完全垂直于水力量是大了,可阻力也大,太耗费力气。

  至于说这个十一度偏角的数据是怎么来的,洪涛真不知道,肯定是经过后世一大堆专家算出来的呗,还经过很多专业赛艇队验证了几十年,放心拿来用就是。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船桨的支架,这么长的船桨不可能仅靠双手控制,它必须有个支点做为圆心,而这个圆心就是支架的顶端。

  后世的赛艇桨架和船身是一体的,造船时就留出了固定螺栓。现在的龙舟肯定没有,但好在它是木制的,临时往上固定也没什么难度。

  工匠们在听明白驸马的意思、看明白驸马的图纸之后,很快就找到了最坚固、最简便的改装办法。

  用一根胳膊粗细的木料横着固定在船的两舷上,按照单双数的顺序,依次把相错的一端锯掉,这样就变成错落有致的一边六根桨架了。

  那船桨怎么固定在桨架上还可以自由活动呢?后世采用的方式比较高级,它有个擒纵装置,现在肯定造不出来。

  但工匠们有办法,他们在船桨木柄上套了一个铁箍,铁箍下面有个半尺长的铁棍。桨架顶端也被铁箍箍紧,中间弄个比铁棍略粗的孔。

  水手上船之后就把船桨木柄上的铁棍插进孔中,船桨也就能水平转动了。但不要上下过多移动,那样很容易把铁棍拔出来。一旦脱离了桨架的支撑,仅靠双手肯定控制不住如此长度的船桨。

  如何能让船桨顺利划水还不至于脱离,这就得靠训练了,得让水手们熟悉这种新式的船桨,改变以前划桨的习惯。以洪涛训练水手的经验和这些水手的素质来判断,几天时间应该可以完成,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