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章 庙街,库页城_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个讲了电梯。当然他讲的是电力升降机,而且重点讲了矿井使用的升降机。尽管现在有了蒸汽动力升降机,但那是很不够的。

  第三个讲了电力的远距离传输。譬如在伦敦装备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全英国城乡都有可能用上电力。

  马辰讲的这三个电力运用未来,除第二个人们看到过蒸汽动力升降机,不觉得多新鲜外,另外两个完全称得上“脑动大开”。

  电灯,让黑夜如白昼,天啊,想想这个情景,就很了不得。西方人是喜欢夜生活的,现在的夜生活,在各种植物油或动物油燃烧下举行,那味道,真心不摆了。就是燃烧蜡烛,也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或许,电之光,不应该有那种怪味道了吧。

  至于电力的远距离传输,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有了。美国人莫尔斯于1835年在实验室内架设有线电报获得成功,并于两年后在续约大学的会议室里,加设了一根518米长的导线,电报机由此诞生,并于1844年3月24日在国会议事厅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

  不过,有线电报的商业应用时代并未到来。再加上美国人的事,欧洲人也不怎么关心,所以这可以将电力进行远距离传输之事,还是属于“新生事物”,对与会的各位科学家、文化参赞等的冲击力还是杠杠的。

  ……

  在出席经济实用型发电机实验仪式之后,马辰马不停蹄地飞到了北方。

  如果是普通的事,马辰通过圈地游戏系统,就可与罗欧进行通话。但这次却是因为北方发展速度太快,需要更多先进的装备,而这些装备,又不便于通过普通的船队运输。

  呃,好吧,反正马辰动用高速直升机的成本并不算太高。干脆飞一趟北方。

  但后来马辰反复研究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地盘,发现这个方案有问题。

  如果适合开发的地区都开发,以华夏人受数千年农业传统的影响,怕是所有的地方都会开发出来。而如果这样,整个西伯利亚东部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哪怕只以各大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带为准,这需要的人口怕也是天文数字。

  如果不这样,又怎么办呢?

  办法不是人选择的,而是天然生成的,或者说是历史形成的。

  那就是放弃遍地撒花的小定居点开发模式,改为大定居点定居,并向大定居点周边辐射开发的模式。

  并建议在1845年筑成两个。

  一个是庙街。庙街位于黑龙江出海口附近,距离海口约80公里。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华夏的领土,元明两朝称为奴儿干城,是远征东元帅府、明奴儿干都司治所所在地。明在此建永宁寺,并立永宁寺碑。清称为庙街,属于吉林将军辖地。

  庙街此时是有人居住的,当然人数不多,只有几百华夏人,而且以少数民族为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