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变化(中)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将他吓了一跳,虽然心中有些不忍,但君令难违,最终李承鼎还是按照军令将那些俘虏全部斩杀。

  刚刚司马福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即便是依照君令行事,但在事后李承鼎还是感到有些不舒服。

  “司马将军,你觉得大王为什么会对倭人这么的……”李承鼎没有往下说,但他的意思却很清楚。

  司马福笑道:“看吧,刚才你还说没在想这件事,现在还是承认了吧?其实吧,大王的性情原本就是如此,他对咱们自己人一直很仁厚,但对于外人,尤其是外族,那就不好说了。”

  “而且我军对海外用兵,像这种事情多了去了,比如南洋那边,吕州、宾州等地,如果当地土著造反,还不是一样的会有屠杀。你多经历一番就好了。”

  司马福心中想着:“李将军出生名门,自幼就过着富贵日子,根本没经历过这种屠杀之事,所以才会如此。想当初……”

  想当初,不管是早期的黄巢、王仙之,还是后来的秦宗权、孙儒等,哪一个不是性情残忍之辈,屠杀的人口何止以万计?即便是朱温的军队,屠城的事情也没少做。

  李承鼎不过是身处吴军之中,军纪相对较好,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所以一时间有些不适应罢了。

  他沉吟了片刻,转过话题问道:“你可知道大王对倭国准备怎么处置?”

  “这倒是不清楚,不过应该会选择和谈吧。以咱们这点实力,也不可能灭掉倭国;所以除了和谈以外,想来也没有别的选择。”司马福道。

  在击败仓促集结起来的倭军之后,虽然吴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不过这种优势并不是绝对的。

  一方面,倭国的战争潜力尚未发挥出来,如今不过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已;另一方面,吴国暂时也无法派出更多的军队前来。

  毕竟这个时代的海上航运还不够安全,派出个几千甚至上万军队还好说,但若是派出数万大军,那风险实在太大,万一出现什么“神风”,那杨渥还不得哭死。

  而且如今晋、梁争霸也到了关键时候,吴军北伐的时机也即将成熟,所以现在根本不是大规模进攻倭国的时候,和谈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杨渥下令,让李承鼎和司马福率部在倭国之内大肆劫掠一番后就撤回来,然后趁着大胜的时机派使者前去讨要好处。

  至于能要到多少好处,那就不是司马福他们所要关注的了。

  这时候,前方海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艘大船,远远望去,竟然比他们乘坐的这艘战船还要大一些,上面有着五个高大的桅杆,其中最中间的桅杆顶端,高高挂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徐”字。

  “是徐家的商船。”司马福很快就做出了判断。

  要说这些年吴国的重大变化,除了大力在海外进行扩张外,另一点就是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