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偶遇张天师_晋末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鲁胜所居的庭院有些规模,院中屋舍有八九间之多,除了一间正房外,其余的皆沿院墙依次而建。

  房角墙边种有矮木短株的茂盛花草,不时有几只肥鸡从花草间飞跃,随后又到某处啄虫去了。

  院子里有一眼泉井,泉水浅浅地高出井沿几分,汇成了潺潺的小流儿淌进一旁的水池中。

  几尾金鳞正在池水中游动,将清澈的池水拨动起层层的水纹。

  庭院的中央有一座八角草亭,草亭中铺有木板与芦席,芦席之上放有一张方桌,一些烹茶的器具正摆放在桌面上。

  这里的一切是那样地简朴,却又显得极其地闲情逸致。

  悠悠白云下,熙攘尘世间,宛如一处隐世之所。

  远远地,李峻便看到草亭中有一名老者正在烹茶。

  老者也看到了李峻及其身后的三人,他停下了手中的忙碌,凝神望了过去。

  “天师,这便是我常常说起的小友。”

  “世回呀,来,我与你们引荐一下。”

  经鲁胜的介绍,李峻知晓了眼前这名老者的身份,也引起了他对这名叫张椒天师的好奇。

  五斗米道,是早起道教的一派。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川蜀鹤鸣山一地开坛施法,创立了此道。

  又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为五斗米道,后道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

  道教的发展在后世并不显著,除了其教义的局限性,也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有着不小的关系。

  化仙成神、降妖除魔的术法,在后世人的眼中已然成为了笑谈。

  李峻对于道教以及五斗米道知之甚少,若算是他知晓的,也无非是老子的那本道德经了。

  眼前的这位老者须发皆白,身形消瘦,精神却是极为地矍铄,双目中清澈如水,淡平无风。

  老者身上薄锦的银白道服一尘不染,如雪的须发随风而动,正是一副仙风道骨之相。

  “晚辈李峻李世回,拜见张仙人。”

  李峻诚挚地躬身施礼,这并非是他对道教的向往,仅仅是对于一名老人的尊敬。

  “李世回,世回?”张椒微笑地点头。

  随后,张椒的眼中精光突显,又转瞬即逝,口中继续道:“今生不知今生事,偏向后世问前程,小友的这字真是有些意境呀!”

  听着张天师的话,李峻不禁心头一动。

  他觉得张椒的话有所指,尤其是那句偏向后世问前程,更像是看透了自己真实的身份。

  窥天地之流转而为仙,李峻不信什么仙,更不觉得眼前的这个人就是通晓天地的神仙。

  因此,李峻也只是笑着回道:“天师夸奖了,名字乃是父母所命,不过俗尘之中一个记号罢了。”

  “噢,一个记号?”

  张椒转头望向一旁的鲁胜:“叔时呀,你这个小友心境不错,难怪你不绝口地称赞。”

  鲁胜也是笑着说道:“天师所言极是,世回小友与老夫算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