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一章:养兵,新布局_晋末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中郡东,平西城外五里。

  定武军的大营内,李峻在江霸等人的陪同下,到营中各部走了走,对受训人员做了大致的了解。

  在这些人中,除了部分的汉中青壮外,多数人都是从各处逃来的流民。江霸为了防止在训练中形成乡帮,便打乱了地域差别,有针对性地将人员混编成营,并暂用领兵之人的字号为各营命名。

  当一行人走到泰字营时,营主周泰带领属下列队迎在了李峻的面前。

  李峻见状,笑着问道:“周泰,你这次领兵多少呀?”

  周泰是李家庄护卫队的老队员,李峻对这些老队员都很熟悉,熟悉到张口就能喊出他们的名字。

  见少庄主还记得自己,甚至还能直接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周泰有些激动。

  他将身子站得笔直,高声回道:“启禀大将军,属下周泰,领五百泰字营的弟兄拜见大将军。”

  说罢,周泰与身后受训之人皆抬起右臂,将半握成拳的右手敲打在左胸上,发出了整齐划一的声响。

  李峻笑了笑,转身望了一眼江霸,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我今夜就留在泰字营,和弟兄们说说话。”李峻说着,迈步向营中的篝火处走去。

  这些受训的人是逃离家园的流民,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后,他们有了武威军的雏形,但李峻知道他们还不完全是武威军,至少在拼杀意志与同袍情义上就要差很多。

  故此,李峻想多了解这些人的内心想法,以便能让他们由内向外地改变,逐渐成为真正的武威军。

  以武为植,以文为种,依旧是李峻治军的不二法门。

  在泰字营中,除了周泰为一营之主外,其下的队主也是由老护卫队的人员担任,他们都曾受过新军伍观念的熏陶,也都清楚军中同袍情的必要性。

  如此一来,正是在老人带新人的操练中,李峻的理念被准确完整地灌输给了新人,使受训之人对军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你们是哪里人?听口音有些像是长安一带的。”李峻望着篝火一侧的三个男子,笑着问道。

  三人见大将军发问,赶忙站起身,其中一人执礼道:“回禀大将军,属下与这两位弟兄的确是长安人,我们是跟着王主...王大哥来的。”

  李峻见高个壮汉的答话有些含糊,笑着问道:“雍州虽也遭灾,但近期的长安并无战乱,你们为何要逃离家园呀?”

  若非走投无路,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在别处,流民不仅低人一等,而且还会被奴役或是驱赶,甚至会被剿杀,这也是各处都有流民暴乱的原因。大成国的李家父子正是了借助流民的力量,才能占据了大半的蜀地。

  不等高个壮汉回答,李峻冲他们三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说话。三人见状,再次施礼也便坐回了原地。

  “大将军,长安城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