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护犊子_最强兵王在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锋突变,隐隐带着质问,有了一丝的锋芒。

  卫宁仍是不急不躁,淡淡道:“今天晚上为孔相和世子接风洗尘,吟诗作赋,也是为了让诸公高兴,令宴会添彩。世子话语中似乎有些不情愿,如果世子不愿意,直说便是,不必勉强。毕竟,吟诗作赋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

  一番话连削带打,反而要倒打刘宣一耙。

  众人看在眼中,却没有开口,反而隐隐有着期待神色。在这些个老狐狸的眼中,他们并不认为卫宁的举动有什么不合适?年轻人争锋斗胜,很是正常。刘宣在丞相府扬名,卫宁心中不服,有心挑斗,也是年轻人之间的乐趣。

  刘宣摇头道:“吟诗作赋,虽是雅事,但在我看来,却浪费光阴,徒费口舌。”

  卫宁嘿嘿一笑,又道:“世子这话,恐怕是不懂才这么说吧。”

  刘宣道:“懂与不懂,自有人断定。”

  “蹭!”

  孔融忽然站起身,开口道:“诸公,关于世子的诗赋,他是相当出众的。昔日在北海时,世子曾以梅、竹、菊赋诗,三首诗浑然天成,意境高远。在下知道一些,念给诸位听听。”

  卫宁皱眉,没想到孔融插手了。

  刘宣道:“孔相,不必如此。”

  话虽是这么说,但孔融的护犊子,令刘宣心中一阵感动。

  王允已经来了兴趣,道:“有好诗句岂能藏着掖着,孔相请说。”

  蔡邕也喜爱文学,道:“孔相快说。”

  其余人,纷纷附合。

  孔融微笑道:“第一首《梅花》,诸公且听。”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梅花诗意味深远,细细品味,更是舒服。一词一句中,朴素自然,没有半分的刻意雕琢和卖弄。以诗言志,更展露出世子的高洁心性。在下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孔融的一席话,引起了众人轰然议论。

  这诗句,的确不凡。

  一个个品读后,看向刘宣的眼神更为钦佩。他们是名扬天下的大儒,不会认为孔融会帮助刘宣作假。因为一旦暴露,对刘宣和孔融,都会产生极大影响,一生就有了污名。

  刘宣看在眼中,心中大笑,暗道:“国相大人给力!”

  卫宁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问道:“孔相,另外的诗句呢?”

  众人闻言,神色期待。

  孔融大袖一拂,道:“关于竹的诗句,名为《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的立意,更是高绝,借竹言志,铁骨铮铮,展露无遗。世子的这首诗,堪称是绝妙。虽然和目前的文体不同,却妙不可言。”

  孔融一番点评,众人都微微颔首。

  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文坛的高手,能分辨好坏。

  卫宁皱眉,很不舒服。

  王允被勾起了兴趣,已经迫不及待了,问道:“第三首菊花的呢?”

  孔融道:“第三首关于菊花的,名为《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孔融神色感慨,道:“写菊花,能写得如此豪迈壮阔,相当不凡。正是因为宣公子吟诗作赋很出众,我才多此一举。事实上,康王生辰上,世子也曾作诗。当时大雨滂沱,世子借助大雨来贺寿,那才是精妙绝伦。”

  此刻的孔融,不断的夸赞刘宣,就是为了给刘宣打响名号。

  王允问道:“祝寿诗,是如何写的?”

  其余众人,纷纷盯着孔融。

  孔融微微一笑,道:“世子是这样写的,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康王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妙,妙哉!”

  蔡邕听了后,率先开口夸赞。

  王允也抚掌大笑,眼中流露出赞赏神色,道:“好,好一个寿比滂沱雨更多。如此才思,令人心折。”

  此刻的刘宣,在众人眼中,已经是才子的典范。

  卫宁被晾在了一旁,嘴角轻轻抽搐,眼中掠过一抹愤懑。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