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7章:征伐倭国的准备_大明皇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在中原王朝看来,倭国完全就是一个蛮夷之地。

  而且,倭国的位置,太优越了。

  在古代航海技术的不够发达,去了大海,基本上就是一个模糊的方向航行。

  例如在盛唐时期,最为出名的鉴真东渡。

  鉴真受到倭国遣唐使普照和荣睿邀请后,就不断尝试,想前往倭国。

  他的前五次东渡,均以失败告终。

  最开始他尝试从扬州出发,失败后转战至福州,但海风把他们的船吹到了海南,离倭国越来越远。

  后来邀请他的遣唐使荣睿都离世了,鉴真也几乎失明,但还是坚持尝试。终于,他的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到达倭国。

  由此可见,从大明出发去倭国,其中的难度非常大。

  蒙元时期征伐倭国,其中若不是铁索连船,怕也不知道去哪了。

  其实就算是倭人自己从大明劫掠后,想要带着物资返回倭国,很多情况下,也是需要看运气的。

  对于真正的倭寇来说,干的就是九死一生的买卖。

  所以在很多时候,他们更为狠辣。

  便就是这种狠辣的性格,让大部分的倭国武士极为坚毅,于个人武力上,也有很大的成长。

  “有前元之鉴,虽然现在看似朝堂上一团和气,无有大臣敢在老爷子面前说些什么。”

  “可若是首发失利,那么反对之声,将会响彻整个奉天殿,各种劝谏。”、

  “在打倭国的这一步上,必须要稳,不得有丝毫的懈怠,也不可贪功冒进,先把根基扎下来,将整个倭国,都拉入战争的泥沼之中。”

  “让他们双面对抗,自顾不暇。这是一场长久战争,最为主要的是,一定要在海上,开辟一条稳定的航行,包括对大风的钻研,都是重中之重。”

  “若是在航海上,大风上有特殊人才,一定要厚待,不吝赏赐。”

  朱英皱着眉头,缓缓说道。

  从整体的军事实力上来说,大明对于倭国,自然是碾压。

  可这天下对于征伐倭国,大多数人都是抱着抗拒的心态。

  在大家的想法中,那等蛮夷之地,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下来,有什么意义?

  到时候说不准还要大明这边,经常运送粮食各物过去,这不是给自己找个累赘吗。

  所以,只能胜,不能败。

  现在靠着老爷子的威名,包括银山之事,朱英强行开启了对倭国的征伐。

  看似风平浪静,但后面反噬,也是很难受的。

  叶月清皱眉道:“殿下,我们在倭国的细作,因为这次的缘故,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甚至有许多已经收买的,也开始反悔。”

  朱英点点头,对于这一点,他并不意外。

  因为从未有过宗属的关系,所以倭人的团结,其实比之大明还要来得更加强烈一些。

  虽然倭国也是经常内战,但那些主要中端阶层,即倭国武士,最为讲究的就是信念,亦或是说对于天皇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