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章 挖人_宗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听清朱棣说的是啥,但是猜也能猜到,对朱棣说道:“四叔有如此忠勇之人,我怎会怪罪于他。”不过允熥眼珠一转,有了新的主意。

  朱棣刚刚松了口气,听到允熥接着说道:“四叔久震北边,想必手底下的侍卫都是非常之人,不如都叫过来让当侄子的开开眼界。”

  朱棣马上推辞道:“我这北平的侍卫如何与京城的侍卫相比?还是不要贻笑大方了。”

  允熥说道:“四叔过谦了,北平一直都是藏龙卧虎之地,岂会没有出色的人才,四叔还是把人都叫出来吧。”朱棣推脱不过,只能将侍卫都叫过来。

  朱棣共带了侍卫八人,又有一个百户所的军队跟随护卫。允熥让也把跟随护卫的百户所百户叫过来。

  等这九人到齐了,朱棣一一介绍。第一人为张玉,朱棣说道:“此人刚刚你已经见过,我就不多说了。”然后指着第二人说道:“此人名为朱能。”朱能忙上前行礼道:“见过皇太孙殿下。”

  然后朱棣指着第三人说道:“此为邱褔。”指着第四人道:“此为火真。”又指着第五、六、七、八人依次道:“此为谭渊、此为王真、此为王聪、此为张武。”这几人也依次向允熥行礼。

  然后朱棣指着第九人对允熥说道:“此人名叫张辅。”张辅也向允熥行礼。

  张玉、朱能、邱褔,都是后来朱棣造反的时候手下大将;谭渊这个名字好像也见到过,应该也是大将;其它四个名字不知道了,但是既然朱棣只带了八名侍卫也带着他们,应该也是朱棣最信任的侍卫,按照造反时朱棣每战必身先士卒的个性,应该也是立了大功的人,不管是死后追封还是活着受封,总是能有个爵位的。

  然后就听到了最后一个名字。允熥当然是听说过张辅的,于是笑着说道:“我观这张辅与张玉长相相似,可是父子或者叔侄?”

  朱棣回道:“你说的不错,这张辅确是张玉的儿子。”

  允熥见张辅此时还年轻,与张辅多说了几句话。然后心中一动,问道:“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张辅不知允熥问这个干什么,老实答道:“臣今年二十一岁。”

  允熥笑道:“你今年才二十一岁?不是正好在讲武堂学生的年纪之内嘛。”然后对朱棣说道:“我观这张辅有大将之才,年纪又轻,怎么不送到京城的讲武堂来?”

  朱棣此时无数类似于“艹你老母”的话几乎要脱口而出,强忍住才没有出口。朱棣勉强笑着说道:“京城讲武堂英杰辈出,我手下的侍卫怎能与之相提并论。”

  允熥说道:“怎会不能相比?并且这两届北平军中选送京城的讲武堂学生,依侄儿的眼光看来,并无能与这张辅相提并论的。”

  然后允熥笑着说道:“叔叔也太偏心了,有了英才只知自己藏着,难道我还能抢了叔叔的人不成?送到京城的讲武堂学上两年又不是一直在京城待着了,学完了自会返回北平的。”

  然后斩钉截铁的说道:“今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等明年讲武堂开学,一定将张辅送至京城。”

  朱棣此时后悔不已。本来张玉他们四个并非是侍卫,而是燕王三卫的千户、副千户。朱棣十分信任他们几个,所以这次来山海关也带着他们。张辅因为朱棣也十分赞赏他,所以选派他到身边为侍卫,这次也一并带来了,谁知会被允熥挖了墙角。

  但是允熥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不能再推辞了,所以朱棣只能强笑着说道:“既然你如此看得起你四叔的侍卫,那就让他明年去讲武堂。”又转过头对张辅说道:“还不赶快谢恩。”张辅忙跪下谢恩。

  允熥因为挖到了一名年轻的大将高兴不已,也没心思继续在这里呆着了,又说了几句话就走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