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_宗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平民出身。况且哪有和三皇在实录中相比的?”

  秦松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你不说,咱们都不说,谁知道这是陛下的意思?另外,汉高怎么和本朝太祖一样平民出身了?汉高先是为秦国的亭长,后起兵反秦,在灭秦以后因功得以加封汉中王,镇巴、蜀、汉中。之后为义帝报仇灭项羽,然后才在诸王的一致推举下当了皇帝,怎么就是平民出身了?”至于最后一个把老朱和三皇在实录中相比,秦松也实在是没法反驳,只能不说。

  但是陈性善还是看着秦松,心中冒出了大大的问号:‘这也行?’

  秦松见陈性善还是不太接受,心中着急。不料接下来陈性善自己说道:“那好吧。”他虽然正直,但是在官场混久了,知道该妥协时得妥协。

  这时允熥说道:“不必如此,这就是朕的意思,不必隐瞒。”

  允熥站起来接着说道:“太祖之功,善莫大焉,难道及不上这样的称赞不成?”

  因为列在最后的‘赞曰’一般都会着重描写功劳,淡化甚至不写过失,所以写上这个赞倒是也无妨,除了那句‘三皇以后未之有也!’有些过了,把老朱直接和尧舜禹三皇相提并论,之前还没有皇帝这么干过以外,其它的都比较符合事实。

  但是陈性善还是说道:“在《太祖实录》中写下这个赞语无妨,但是绝对不能由陛下的嘴中出来,这与陛下的名声有碍,恐怕千年以后还会有人拿这个来,批评陛下。”

  允熥真的很想对他说:‘用不了五百年,中国对于皇帝的分析角度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到那时没人关心这个了。’但是允熥还是接受了陈性善的好意,说道:“朕知道了。”

  这件事就定下来了。允熥见礼部的官员还没有来,又说起另外一件事情:“你们觉得现在的京城适不适合为都城?”

  是的,允熥有一点迁都的想法。

  不过允熥绝对不会迁都北平的,因为北平现在,并不适合为首都。

  有后世的历史学家说中国从宋代以后的规律是政治中心北移,经济中心南移。但是经济中心南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政治中心北移却是意外事件。

  先看先后定都北平的四个国家:金、元、明、清。其中金、元、清都是异族政权,他们定都北平的原因很简单,离着他们老巢很近,万一汉人造反可以逃走,蒙元政权就凭借着这个逃回了漠北。金和清也并非不想逃回去,只不过他们遇到的麻烦不是,或者说不全是汉人造反,所以没有利用到,并非没有这个想法。

  而明代比较特殊,他是朱棣造反成功以后才迁都到北平的。理性分析朱棣迁都的两个重要理由是:1、他习惯了北方的生活;2、老朱生前加封朱棣为燕王,让他护卫边境,这是他的责任。他不敢违背这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