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与平叛有关_宗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又怕曹震正和成逆打得正欢的时候朱棣突然杀出来与成逆配合导致曹震大败。

  所以允熥决定让曹震自己决定是稳妥为先还是急切的攻打成逆,允熥对于曹震的能力和忠诚都还比较相信。

  允熥经过反复思考,下令拟旨:‘齐王朱贤烶为前军都督,景川侯曹震为前军副都督。’

  ‘以凉国公蓝珍为先锋,高平王朱济烨为副先锋。’

  ‘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左军都督,带兵三万且暂领周王三卫等河難之兵,前往河難防止成逆之军入河難。’

  ‘以魏国公徐晖祖为中军都督,以舳舻伯朱寿为右军都督,以普定侯陈恒为后军都督,统兵北上。’

  ‘……’

  ‘以曹国公李景隆为总军需官,留守宿迁督办大军粮草。’

  允熥又以会宁候张温为大军副帅,辅佐身为总帅的自己。

  郑国公常升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薛宁、武定侯郭英留守京城,

  允熥这一次为了对付朱棣可是调动了大明现存的几乎所有名将,五军都督都是朱元璋时期就封了世爵的大将,其中朱寿看起来是爵位最低,但是他其实原本也是个侯爵,只不过因为给女儿裹小脚被允熥发现降了爵。

  允熥的旨意下发了以后,其它的任命倒是没有被人们过多的解读,之后李景隆的位子人们大为惊异。包括李景隆自己在内,都认为他应该被任命一个打仗的武职,而不是一个管着后勤的位置。

  虽然管理后勤也非常重要,但是因为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曾经夸赞过李景隆的缘故,所以大家都认为李景隆还是能打仗的。

  允熥其实为了安排李景隆也是伤透了脑筋。李景隆到现在为止表现的不错,允熥要是贸然说李景隆打仗不行,恐怕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是要打压李家;但是问题是李景隆确实不太适合指挥打仗。

  最后允熥根据他能够把五十万大军正常的带到北平城附近认为李景隆还是有些组织能力的,所以把军需的位置给了他。李景隆的几个儿子都在京城,而京城是允熥最信任的几个人在把守,所以允熥不担心李景隆叛变。

  不过不管众位官员的心里想法是什么,允熥既然已经下了旨意,并且也没有太过不合理的地方,官员们也只能接受。得到任命的武将都开始准备自己出征需要的东西,其中尤其以一个同血型的亲卫最为重要。这几乎相当于半条命。

  允熥本人也是一样。允熥既然要亲自去带兵打仗,虽然不可能像百户、千户什么的亲自领兵冲锋,但是一直待在大帐一边显然不太好。那么既然有可能出大帐,就有可能被流矢所射中,就有可能失血过多而死。所以允熥预备几个同血型的人也是必要的。

  不过,也就导致了此时正坐在处理奏折的大殿之内的允熥,看着面前来告诉他已经挑选好了与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