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 2_永别了,武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肩膀。

  “现在我们来喝另一瓶酒,你对我谈谈战事好啦。”他等我先坐下。

  “谈旁的事吧,”我说。

  “你不愿意谈它吗?好。最近你看了什么书?”

  “没有什么,”我说。“我这人恐怕太愚蠢了。”

  “哪里。不过你应当看看书。”

  “战时有什么好书?”

  “有个法国人巴比塞,写了本书叫做《火线》〔6〕。还有《勃列特林先生看穿了》〔7〕。”

  〔6〕亨利·巴比塞(1873—1935)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战壕中写成本书,揭露战争的罪恶。该书于1916年出版。

  〔7〕这是英国作家威尔斯发表于1916年的优秀反战。

  “他可并没有看穿。”

  “什么?”

  “他没有真的看穿。这些书医院里都有。”

  “这么说你近来是在看书的吧?”

  “看一点,但没什么很好的。”

  “依我看,《勃列特林先生》这书,对于英国中产阶级的灵魂,是个很好的分析研究。”

  “我可不知道什么是灵魂。”

  “可怜的孩子。我们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灵魂。你信教吗?”

  “只在夜里。”

  葛雷非伯爵笑笑,用手指把酒杯转动一下。“我本以为年纪越大,一定更热心信教,但是我并没有这样的变化,”他说。“这真太可惜了。”

  “你死后还想活下去吗?”我问,话出了口立即觉得自己太糊涂了,竟提起死字。但是他全不介意。

  “那要看你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我这一生过得很愉快。我希望能永远活下去,”他笑笑说。“我也差不多算长寿的了。”

  我们坐在深深的皮椅里,香槟放在冰桶里,我们的酒杯放在我们中间的小几上。

  “要是你活到我这样老的年龄,一定会发觉许多事情是奇怪的。”

  “你一点也不见老。”

  “衰老的是身体。有时我害怕,怕我的一个手指会像粉笔那样断掉。至于精神,倒没有老,也没变得更聪明。”

  “你倒是聪明的。”

  “不,这是个大谬论;说什么老人富有智慧。人老并不增加智慧。只是越来越小心罢了。”

  “这也许就是智慧。”

  “这是一种很不讨人喜欢的智慧。你最珍重的是什么?”

  “我爱的人。”

  “我也是。这并不是智慧。你珍重生命吗?”

  “珍重的。”

  “我也是。因为我所有的只有这个。因此给自己做寿开宴会,”他大笑起来。“你也许比我聪明。你不做寿。”

  我们两人都喝一口酒。

  “你对战争究竟怎样看法?”我问。

  “我认为,是愚蠢的。”

  “哪一边会赢呢?”

  “意大利。”

  “为什么?”

  “他们是个比较年轻的国家。”

  “年轻的国家必然打胜仗?”

  “在相当时期内是这样的。”

  “过了那时期又怎么样呢?”

  “他们变成老一点的国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