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章 尘封的秘密(中下)_变成吸血鬼是什么体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动的方向。

  向坤所认为的变异,则是在大气层内的飞行,一直都是飞行员在把控方向,即便发动机停了,在滑翔的状态下,也依然可以自主地进行一定的方向控制。

  向坤知道,沈院士和他的观点、判断都不一定全对,关键在于他们的研究样本的不同。

  “食血生物”或者说“变异生物”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很强的独立性,特性很多时候并不共通。

  而且向坤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他自己是特异中的特异。

  不说其他,单说吞噬其他“变异生物”的血液后获取记忆片段这一特性,从沈院士的各种文档记录中来看,其他“变异生物”都不具备,也从来没有表述过这种能力的存在。

  而这种能力,很显然可以帮助向坤更好地理解其他“变异生物”的变异之路。

  相对来说,沈院士虽然有更多的实验资源,更多的消息获取渠道,也获取过更多的活体样本和相关“变异生物”资料,但因为“变异生物”都是变异而来,无法进行培育、养殖观察,基本上被发现时都是已经经过几个变异阶段了,所以除非是肯合作的人类“变异生物”,否则他很难搞清楚的其他动植物“变异生物”真正的变异历程,参考样本有很大局限性。

  还有一些文档中,沈院士就西方一部分私人研究机构认为那限制人类研究“食血生物”的“神秘力量”就是一切变异力量根源的论点,进行了分析。

  很显然他并不赞同这种论点,他认为那“神秘力量”虽然和“食血生物”有紧密联系,很多的“操作”强大到他们很难理解,仿佛无处不在,掌控一切,但事实上相对于“食血生物”这种存在本身所带来的颠覆性认知,它并没有强大到那种程度。

  而后沈院士举了一系列他观察到的现象来证明他的观点,认为那“神秘力量”应该一种“食血生物”的更高级存在形式,不让人类或任何生命探寻“食血生物”的秘密,是为了阻止人类发现它,消除威胁到它的可能。

  其实从早期的文档来看,沈院士最初的看法和那些人类似,也觉得那“神秘力量”很可能掌控着变异的根本力量,但随着对“食血生物”的进一步研究,以及自身就是“食血生物”的真实体验,让他一点一点地改变了看法,产生了新的观点。

  这一系列的文档,应该也是沈院士想让后来者,能够知道他的整个思考和研究的历程、路径,观点变化的原因。

  接下来,向坤又看到了几个沈院士对自身进行记录的文档,从上面附带的描述和照片看,沈院士的外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的左手手指变得十分纤细,但很有力量,做精细操作时十分的稳定,食指、拇指、中指中心还能打开一个小口,变成吸盘。

  他的右手手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