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8章 土豪的计数单位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什么坑人的心思。

  和聂晓天聊了一会设备散热和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创意,梁远还是有点担心电子束直写技术的事情。

  梁远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心长草了,我打算出去看看电子束光刻机的事儿,希望方伟林的心理素质额外的高。”

  听梁远这么说,房间里剩下的几人相视一笑,纷纷起身向外边走去,聂晓天边走边道:“大家的注意力最近都在国产设备工业化生产和联邦德国新制程引进上,都没怎么关注电子束直写技术。”

  梁远倒是理解聂晓天的说法,电子束直写技术从诞生的那一天就没越过大批量生产的门槛,港基集电肯定是以稳定的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为主,国产化的光刻机自然也采用了国际主流的步进式光刻机。

  方伟林被安排到了梁远楼下的会议室,也不是什么特别机密的事情,会议室门没有锁,梁远几人来到会议室门前也没刷卡,轻轻一推就走了进去。

  不算大的圆形会议桌旁,王欣和刘飞扬坐在一端,方伟林带着自己单位的下属坐在另一端,会议室里寂静一片,方伟林正微皱着眉满脸纠结的想着什么,连梁远几人悄悄的进来都没发觉。

  梁远也没往会议桌前边凑,随便找了把椅子坐在王欣身后,刚刚坐稳王欣就回手递过来了一个笔记本,梁远接过来一看是王欣自己做的简略记录,能充当会议记录用。

  和梁远说得差不多,方伟林的心情真和做了过山车相仿,王欣出面接待时方伟林很是兴奋,自己一番辛苦总算没白费,终于找到能说上话的港基集电高层了。

  王欣、刘飞扬、聂晓天都不止一次上过国内的电子行业杂志,方伟林第一时间就把人认了出来。

  话说共和国国内的电子行业杂志几乎成了港基集电的专属企业杂志,电子行业技术更新极快,国内能勉强跟上国外更新节奏的只有港基集电一家,不报道港基集电难道去报道某某所成功仿制了80186。

  如果不刊登港基集电的消息,杂志怕是都没人去看了,除了这点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推动着国内电子行业杂志向港基集电企业杂志进化。

  这个原因就是金钱,哪怕在九十年代初期,芯片从沙子到成品也要经历三百多到工序才行,梁远既然立志推动制程技术国产化,除了光刻机、蚀刻机、离子注入这些核心器件之外,类似换气泵、车间工作小车、打磨、封装、化学制剂等设备物料全部都需要。

  火炬计划的开启主要是针对核心装备,其他边边角角的小技术港基集电都是从国内电子杂志上寻找合作伙伴。

  九十年年代初期的共和国厂所还是蛮羞涩的,不好意思大张旗鼓的打广告给自己吹牛,所谓的广告都是先发一篇类似软文的东西。

  文章先谈国际业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