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5、9月18日 晴 百步九折萦岩峦_宋北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并不知道这个大人为什么要用铸铁来弄一个佛像,但他既然提出了要求也给出了让人难以拒绝的条件,那就干呗。

  木质脱模自然会出现很多类似毛刺的粘粘,这些匠人就如同伺候新媳妇似的,用毛笔沾着泥浆一点一点的补上,而这个补可不是那种常规想象中的一笔糊上去就行,而是要考虑到模具脱水时的比例,一点一点一点的修复,这个过程中不能见日头、不能见火气甚至连手上那些温度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总之,这十几人就如同绣花似的,折腾到了后半夜才算是将这个双开的模具给契合上了。

  为了保证模具不会被破坏,他们在外头用石膏给打上了一层,然后再用藤条紧紧的捆住,最后将这唯一成功的模具放入到了炉子中,以极为精细的温控方法来操纵炉温升高进行模具固化。

  就为了这个,宋北云真的是花重金从官窑里买了个大师傅出来,据说这大师傅烧窑时只要吐一口唾沫就能看出这窑温几何。在没有现代化设备的时候,这些人对宋北云来说就是宝贝,千金不换的宝贝。

  “宋大人,一切妥当,就等明早注浆了。”

  宋北云已经困的不行,但他仍然强打着精神坐在那:“第一次铸造这等精细的物件,我还是有些慌的。”

  “其实大人大可不必慌张,交于天命。”

  啊,对啊。这些烧窑的、开矿的师傅把式都是坚定的唯心主义者,但宋北云不是啊,他是唯物主义者,他当然不会把自己的未来交给老天爷,那多不靠谱嘛,不过人家工匠也是好意,宋北云也只好笑着应承一翻。

  这次铸造,其实主要是要计算模具的收缩比,精度什么的,其实都是可以后天进行手工调整的,但之所以这么严格要求就是要让这些工匠脑子里形成一个严谨概念。

  虽然很多人都说古代的工艺很棒怎么样怎么样,但真的等宋北云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才发现,其实真正的情况并不是这样,总体来说很多细节都是不达标啊,至于精细程度嘛……要看用什么眼光看待,大致概括一下就是学历越低古代工艺越牛X。

  晚上时,宋北云就睡在了大营里,他虽然喜欢享受但却也不是吃不得哭,即便是大营里的条件很差,但他却仍然睡得香甜,而更厉害的却是小鱼,他就坐在宋北云的营房门口,合意闭眼休息了一夜,而只要方圆十米之内有任何风吹草动,他就会立刻睁开眼睛,警惕如蛇。

  等那宋北云起床时,工匠已经将模具取出冷却了,从那对半开的模具可以看到上面精细的花纹,即便是发丝都是分毫毕现,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就凭这个宋北云绝对能站在这个时代精工的顶峰。

  但……是吧,什么都要去矮子里拔高个就没劲了,他现在的一切麻烦都是为了未来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