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董相公离世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冒天下之大不韪,是授人口实,必会遭到反噬。不如待高宫师入京,以其为倚仗,先削除广陵郡王身侧的中官,而后极力援引董相公主持枢机,再徐徐图之不迟。凡事切不可急,急则无好路。”李景俭如此建议。

  “宽中所言极是。”王伾迫不及待地说到。

  这话说的王叔文也摇摆起来,见在场大部分人都赞同李景俭的,更是让他犹豫,“如此说,等高宫师与董相公,也无不妥……”

  可谁想当夜黎明一过,事态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名中官伏在浴室殿的阁下,被病痛折磨得睡眠极差的李诵,在牛昭容的扶持下出来,听到消息后,也不由得悲恸起来,“什么,董相公病危?”

  “是,汴州那边驰来三百里一日加急的驿报,等待诏令的董相公数日前病倒,待到高宫师至汴城后,已然是……现在高宫师正伴在董相公榻前……”

  “予正想托付重任于董相,奈何,奈何啊!”李诵心念董晋平日里种种温厚之举,是痛心疾首,“快,快催召高宫师来京。”

  待到中官退下后,牛昭容立刻跪在李诵身旁,提醒说:“董公若亡,枢机使便又空阙,陛下该如何处分?”

  “实在不可,便留贾耽于枢机院好了。”

  “那宰堂呢?高太师和韦太尉,再加上杜歧公(杜佑),首相只可有一位啊!”

  李诵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就说:“太尉为首相,太师、歧公卫次相。枢机使为贾公不变。”

  太阳升起来,同时照耀在长安,和千里外的汴州。

  汴州军城官舍里,虽然是寒冷天气,可榻上的董晋依旧高烧不退,浸水的丝帕罩在他的额头上,发髻已被剃光,露出衰残的斑斑点点,他的呼吸也愈发艰辛,高岳、李吉甫等都前来探视,仆役对着董晋的嘴喂食稀粥,可董晋吃两口,就呕吐三口,接着便摆手,“不济,不济了……我年轻时便有胆瘅的病症,如今想必是发作,无药可救了,善良之剑拔出鞘那刻,就已有业报啦。”

  果然,高岳见到董晋的脸皮和手腕,都开始泛出凄惨的黄色来,病人非但体内剧痛,还无法进食,大概率是要被活活痛死的,于是就上前握住董晋的手,希冀能稍微宽缓下他的痛苦。

  董晋歪过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对高岳说:“我做一辈子容易官,大体上就是碌碌无为,安享俸禄,临终前想想,真的是深为惭恨啊。先前圣主来诏,让我回朝为枢机使,可我何德何能啊……”然后董晋忽然反手扣住高岳,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太师是能安定天下的人,只不过宰堂和枢机院间,定然随后会起纷争,太师此后,应该如何做?晋认为太师聪颖,不会不懂的……还有,先前被太师放逐长流的宣武牙兵,如能改过自新,两三年后还望太师能对他们宽宥则个……”

  言毕,董晋一阵颤动,痛得昏死了过去。

  “董相公,董相公!”高岳、李吉甫,及在场探病的所有人都齐声呼喊着。

  可此后,董晋再未醒来,陷于无边无际的死亡中。

  董晋的遗体被放置到棺椁后,汴州一城百姓无不号哭,至于先前被放逐到西北营田的前牙兵,在途中知道董相公去世的消息后,更是有哭死者,都往东面叩首,说相公临终前还不忘为我等罪人拾雪,我等若再不识好歹,简直就是猪狗不如啊!

  然而,悲戚的高岳,还是得策马动身,往长安城继续赶路。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