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大唐茶道革命的由来_初唐逍遥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子》第一章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理解茶道,便应该从这个缠绕国人数千年的“道”字上作些解读。

  何为道?可悟不可言。道,普遍存在于宇宙之间;道,也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心里。这是一种永远追求至善之美的精神境界。就茶道而言,同样如此。美食派有位网友曾经做了如下理解,转录如下:“古人曾认为,种种事物,发挥到至高的地步,都是同样的一种精神境界,也就是‘道’,而武道也好,茶道也好,‘武’和‘茶’都是一种精神的载体,或者说,对于‘道’而言,他们都是殊途同归的。很多流传于技艺的东西,都还没有发挥到‘道’的高度。其实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技艺会带给人高尚的审美趣味;进一步,就会带人达到超然的精神境界。在中国谈论的多是茶艺吧,多倾向于欣赏,品尝,似乎那‘茶味禅味,味味一味’只是寺院里高僧们能切实体会的。也确实,高尚的境界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但是只要有一个去感悟的心,就已经是在提升了……”

  茶道自唐宋传入日本,其后在日本扎下根来,并且得到了极大发展。现如今,武士道和茶道已经成为了日本民族精神的两大基本写照。

  反观中国,中国的茶道鼎盛时期在遥远的唐、宋。太平盛世,茶道因之而兴。但是茶圣陆羽的遗风并没有被后世人发扬光大,宋朝以后茶道在中国便开始走下坡路,走得很缓,所以觉察到的人不多。直到最近百年茶道已被破坏殆尽才为国人惊觉。现今,捕捉哪怕一丝大唐盛世的茶道光影都是笑谈的了。更可笑的是,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道馆里一群衣着光鲜的打工妹开始被人称作茶艺师,更有的大言不惭,开口闭口都是茶道。何谓茶道?呵呵!

  最近,国内不少茶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深入学习日本茶道,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恢复、发展中国的茶道。美食派窃以为上述话题非常中肯,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中日文化的交流至少使得国内开始出现了茶艺和茶艺馆,接下来就是由茶艺入茶道的问题了。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一生追求茶道至高境界,我们可以体悟出他在精神境界中的一次次自我超越。千利休早期的茶风也和现在很多茶社近似,有烦琐的礼仪和复杂的冲泡方式。后来他却一变再变,逐渐删繁就简,终于开创出了一套流传至今的草庵茶风。

  “以佛法修行得道,屋以不漏雨,食以不饿肚为足,此为佛之教诲,茶道之本意。”希望茶在我们的唇齿之间,不单单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艺术,一种哲学。愿时间和阅历帮我提升到那一种境界……

  一般认为:茶艺和茶道相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