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 科举_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家垄断了文化,天下读书人,大多出自世家,尽管现在纸质书籍在推广,让书不再成为奢侈品,但目前能识字的人,就算不是世家的,也和世家有关。

  曹操是拉拢了一批寒门,但也只是暂时解决问题,以后寒门发展起来,势力越来越大,早晚也会变成世家,这仿佛是一个绕不出去的死循环。

  世家这个群体,对这个时代的统治者来说,想要舍弃,又不能完全舍弃。

  “文政如何通过书籍,改变这一现状?”

  曹操想要的是,自己的统治不能被其他任何人限制,特别是现在的世家势力。

  郭泰说道:“未来的十年内,魏公选官的首要就是从寒门里面选拔,利用书籍,宣扬魏公对书籍的贡献,拉拢寒门进来,让他们摆脱被世家限制的命运,在朝堂上,形成寒门和世家对峙的局面。”

  “用寒门来牵制世家固然是好,但给寒门足够的时间发展,最后还是会变成世家。”

  曹操担忧地说道。

  “魏公说得对,寒门治标不治本,但我说的是十年之内的计划,甚至不用十年,也许五六年,就能将这个局面打破。”

  “我建议魏公把察举制摒弃,换一种全新的,让世家无法占据主导的选官制度。”

  郭泰继续说道:“但这个全新的选官制度,会涉及很多方面,需要书籍和纸张,还要在全天下推广教育,大规模地制造有能力的,可以治国理政的读书人。”

  “这样真的可以实现吗?”

  曹操听着就感到很厉害的样子,但往自己所认知的去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这个未来的蓝图,已经超出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以他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很难落到实处。

  曹操又问:“文政打算怎么做?”

  “先恢复太学,让寒门之中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太学学习,如果士族想要进太学也可以,但门槛设置得很高,未来几年的官员,暂时从太学里面选拔。”

  “但是并非所有太学生,都能当官,除了考究人品、性格,还需要进行最关键的一项,就叫做考试。”

  郭泰又说道。

  “何为考试?”

  这个名词,曹操听起来很陌生。

  “我们出一份关于治国理政,或者诗词歌赋等的问题,印在一张纸上,把太学生集合起来回答,选出里面回答最合理,成绩最高的人来当官,这就是考试。”

  郭泰简单地解释了一下。

  曹操思考了片刻,顿时眼眸一亮,这个方法听起来很不错,首先能筛选掉一批进来混日子的人。

  这些听起来那么简单,为何自己就是想不到。

  还是文政厉害!

  “这样还未完,太学只是一部分。”

  郭泰说道:“这样的学校,我们可以在全天下开设,让适龄孩童,只要想读书的,每个月交出一笔不多的学费,就能进入学校学习各种知识,书籍全部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