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剑气_诸天从越女剑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两半,截面光滑可鉴。

  按照白猿的意思,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手就行。

  王良瑜当时就很懵,最后只能归结于自己实力不够,体内真气不足释放出剑气,至于在越王宫那次,纯属瞎猫碰上死耗子。

  可现在,又一次释放出剑气,王良瑜敏锐地意识到什么,低着头认真思索起来。

  王良瑜的武道基础薄弱,对经脉、穴道更是一知半解,连初登场不愿习武的段誉都不如。

  段誉好歹学识渊博,所以在无量玉璧下才能练成凌波微步,换王良瑜去,怕是连秘籍都看不懂,易经八八六十四卦都不知道,更别说学会了。

  所以说,王良瑜遇到白猿,跟随白猿修习剑法,当真是邀天之幸。

  不过,在武侠小说和网络小说的熏陶下,王良瑜有一个旁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理论知识绝对扎实,见解思想高屋建瓴,譬如无招胜有招,又如重意不重形。

  在王良瑜的认知里,武侠世界,武道修行分内功和外功。

  内功是基础,内功不强者,顶天就是个三流货色。

  抛开内功不谈,武道修行的重点是外功,毕竟武道高低说白了还是要看打架的本事强不强,这就要看外功厉不厉害。

  功法不同,威力自然不好比较,但相同的功法,不同人施展出来,威力也会不尽相同。

  这就涉及一个熟练度的问题,按照大部分网络小说的设定,功法修炼有等级之分,譬如初窥门径、融会贯通、炉火纯青之类,初窥门径的九阳神功肯定不敌融会贯通的九阳神功,炉火纯青的太祖长拳肯定比初窥门径的太祖长拳威力更大。

  这尚且属于技的范畴和境界。

  在技的熟练度之外,王良瑜认为,影响功法威力的还有两个因素,那便是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的概念,势和意。

  势,可以简单理解为,功法修炼后表现出来的气势、气场,亦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辅助攻击方式,根据功法、使用者不同而不同,或如降龙十八掌般勇猛刚烈,或如辟邪剑法般奇快准狠,又如郭靖的正气凛然,又如黄药师的潇洒飘逸。

  势是技在熟练度之外的强化和延伸。

  大部分人修炼功法,当熟练度达到一定程度,结合武者自身能够衍生出来的一种独属于他的功法之势,势强则功法强。同样的功法,不同的人修炼,形成的势也会不尽相同。

  以太祖长拳为例,萧峰的太祖长拳就自带一股堂皇悍勇之势,施展起来就是比寻常人强上几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相比于势,意就显得抽象飘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很多人简单的将意理解为意愿、意向、决心之类的主观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王良瑜觉得有些片面,也确实小看了意。

  正所谓技近乎道,意就是一种意境,是一种高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