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问题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天津地下党的工作人员。每人配发了一支冲锋枪,四个弹匣外加四枚手榴弹,突击学习了一下怎么开枪、投弹后。给每个人脑袋上扣了一顶钢盔,不管愿意不愿意,都给加强到一线作战部队充当向导。

  搞的此刻在他指挥部内的天津地下工委书记,身边就剩下一个宣传部长、外加学委书记,和几个地下交通员。对于陶净非的这个做法,地方上的同志多次提出抗议。甚至那位书记得知杨震已经抵达海光寺后,多次要求与杨震见面以便交涉。

  这位书记认为,天津地下工委现在已经动员了一大批熟悉天津情况的党团员,到抗联各个部队充当向导。留在海光寺抗联指挥部的这些人,都是天津地下党的骨干和各级干部。如果一旦损失过大,整个天津地下工委就相当于彻底的瘫痪了。

  尤其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掌握着单线联系的秘密情报渠道。这其中不仅有日军的,有重庆方面和汪伪政权的。可以说整个天津地下工委,甚至晋察冀社会局的秘密关系和情报资源,都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一旦出现大量的牺牲,那么就意味着很多的情报资源都要失去联系。

  为了保证这些手中掌握着大量情报资源,以及统战关系的人员安全。当初抗联一打进天津市区,除了极个别联络不上的人员之外,天津地下工委第一时间,便将他们全部的撤了出来。不能不说天津地下工委,为了保护这批干部煞费苦心。

  陶净非的举动,让这位大革命时期入党,久经考验、地下工作经验丰富,但并不知道抗联已经调整战术的老资格党员很是不满意。这算什么事情?已经想办法给你们调集了这么多向导,基本上满足你们每个攻击营,都配备了一到两名向导,你们怎么还嫌不够?难道真的要把天津地下工委所有人员,在此战之中一锅端了才能满足你们的需要。

  只是对于这位党龄与自己年龄差不多大书记的抗议,杨震只是说了一声抱歉,并未制止陶净非的做法。因为杨震知道政委出身的陶净非,能下这么大的一个决心,说明他已经决定破釜沉舟了。

  否则也不会在天津地下工委的同志,已经选派出这么多的向导,还依旧感觉到不够用。所以杨震除了说了几声抱歉,并表示会交待部队保护好这些人之外,并未对陶净非的做法给与任何的干涉。

  尽管那位地下工委书记,外加时任天津地下工委学委书记,当年他在北平大学法学院读书的同班同学,怎么苦口婆心、晓以利害,杨震也没有吐这个口。对于杨震来说,没有什么比现在的天津战局更加重要。

  不尽快解决天津的日军,按照眼下的战局再这么打下去,这平民的伤亡数字将会越来越大。而且一旦拥有大量轻工业的天津城一旦打烂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