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7 按捺不住(120票加更)_大宋有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边倾斜了。失去了这部分横山天堑,宋军随时都可以顺坡而下攻入西夏境内。而西夏就变成了原来的宋人,时时刻刻要防备着北上的宋军且无险可守,防御压力骤然增大了不少。

  但游牧民族的兵力动员能力确实比农耕民族强,饶是要加强祥佑军司、神勇军司的兵力不足,西夏朝廷依旧用最快的速度向卓啰和南军司派遣了新的援兵,人数在两万人左右。

  是否还有更多、新任军司统兵是谁还不知晓。这些消息全都是蒋二郎在西夏境内袭扰时零散搜集来的,可靠性上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洪涛也不急于知道对方将领是谁,不管是谁对自己而言都是个陌生人,半点了解也谈不上,何必去操那个心呢。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但这句兵法有时候并没啥用。洪涛相信,只要给新军足够的训练时间、新式钢板弩能如期装备到新军手中、罐头厂能如数交付订购的罐头和压缩饼干、改进的箱车能顺利抵达马尾城。不管知不知彼,谁碰见自己这支新式军队谁都得跪。

  除非对方能聚集十倍于自己的数量,还得全部是不怕死的悍卒,才有可能用围困的战术慢慢耗死自己。

  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因为自己和新军一直都躲在暗处,就算拿下了马尾城、诱杀了嵬名阿吴上万人,目前知道自己和这支新军的夏人几乎没有。

  从逻辑上讲,不会有任何一位夏人将领头一次和自己接触就如此重视,真正需要知己知彼的反倒是夏人。至少在头几次的遭遇战上,他们会吃不了解敌情的大亏。

  另外就是洪涛根本没打算单独出击,或者说已经无法单独出击了。神宗皇帝到底还是没忍住诱惑,再被种鄂和自己的大捷一刺激,那颗本来就不甘平庸的心又有些蠢蠢欲动了。

  年初的时候从湟州城传来了一封朝廷公文,种鄂和沈括升官了,实职未变,依旧镇守鄜延路。这个决定很正确,他们俩一文一武、一内一外配合的挺好,刚刚弄出点成绩就调职太不合算。

  同时也证明徐禧白死了,皇帝和朝臣们并没简单的依靠刺客甲胄就把屎盆子扣在种鄂头上。另一方面也说明种家在朝野上下还是很有势力的,否则依王安石的性子,白白丢了一员改革派大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公文里还有另一份东西,作者叫李宪,现任熙河路经略安抚使。那他写了什么呢?洪涛也没太看懂,经过莲儿的翻译才明白。就一个意思,建议神宗皇帝趁着西夏国内不稳、失去横山天堑的机会大举讨伐。

  这个主意有点激进,但也不是言之无物,还有一份详细计划。李宪建议兵分五路大举北伐,他本人带领熙河路和唃廝罗部族内附蕃兵共计七万从兰州北上进攻卓啰和南军司;

  秦凤路边军四万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